职人士无论是想提升学历或是增强专业能力,都可选择周末或节假日上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!202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进入备考阶段,以下是整理的最新报考条件及流程解答,各位同学快快收藏!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
报考条件
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因专业类别而异,主要分为管理类与非管理类专业。
>>>>管理类专业(如MBA、MPA、MEM)
学历要求:本科毕业需3年以上工作经验;高职(专科)或本科结业需5年以上工作经验;硕士/博士毕业需2年以上工作经验。
特殊要求:部分院校要求提供单位同意报考证明,需提前确认。
>>>>非管理类专业
应届本科毕业生:需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;
往届本科毕业生: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即可报考;
高职(专科)毕业生:毕业满2年或本科结业生,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,部分院校要求加试专业课或发表论文。
>>>>专业限制
法律(法学):仅限法学专业或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考生;
法律(非法学):报考前所学专业须为非法学。
*注意事项: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人员!
不同院校、专业报考条件有所差异,点击查看非全日制招生简章查找_在职考研信息库,获取详细招生详情!
报考流程
报考流程包含报名→确认→考试→复试四大环节,以下是具体时间节点。
01预报名(2025年9月中下旬)
对象: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,往届生也可参与;
作用:熟悉报名流程,预报名信息与正式报名效力相同,无需重复提交。
02正式报名(2025年10月中旬)
入口:
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研招网,https://yz.chsi.com.cn);
步骤:
注册学信网账号,填写个人信息(含学历、工作经历等);
选择报考单位、专业及考试方式(全国统一考试);
确认信息无误后缴费(100-200元),缴费成功即报名生效。
03网上确认(2025年11月初)
形式:部分省份采用网上确认,部分需现场确认;
材料:身份证、学历证书(应届生持学生证)、网上报名编号,部分地区要求社保记录或工作证明;
结果查询:审核结果通常在3-5个工作日内公布,未通过者需及时补充材料。
04打印准考证(2025年12月中旬)
准考证打印将于考前10天开放,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载打印并核对考试信息无误。
05全国初试(2025年12月下旬)
初试科目:管理类专业考管理类综合能力+英语二,非管理类专业考政治、英语、业务课;
06初试成绩查询(2026年2月中下旬)
在研招网硕士栏目,点击“成绩查询”,输入准考证号进行查询。
07国家线公布(2026年2月-3月)
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分数线,还需满足调入专业、院校的分数要求才可进入复试。
08复试及调剂(2026年3-4月)
复试:由招生单位组织,含专业课笔试、面试及外语能力测试,部分院校加试政治理论。
调剂:调剂的专业要一般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者相近,初试科目应与调剂专业的初试科目相同或者相近,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。
证书效力
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颁发学历证与学位证,证书标注“非全日制”,但法律效力与全日制相同,可用于考公、评职称、读博等。
考生需结合自身条件、职业规划及院校政策,提前做好备考及规划!更多在职研究生报考类型及院校招生详情请查看:在职考研简章库_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大全_在职考研信息库。